补气药
1.人参
- 别名:圆参、黄参、棒槌、人衔、鬼盖、神草、土精、地精、海腴、人葠
- 性味归经:味甘、微苦,性温、平。归脾、肺经、心经。补气,固脱,生津,安神,益智
- 用法用量: 煎汤
3~9克,救治虚脱可用15~30克,还可敷膏、泡酒、含服 - 适用体质:气虚体质
- 禁忌: 实证、热证 忌服人参, 畏五灵脂。恶皂荚、黑豆、动紫石英,忌铁器,忌与葡萄同吃营养受损,葡萄中含有鞣酸,极易与人参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,影响吸收而降低药效
-
主治:体虚欲脱,肢冷脉微,脾虚食少,肺虚喘咳,津伤口渴,内热消渴,久病虚羸,惊悸失眠,阳痿宫冷;心力衰竭,心原性休克。用于气短喘促,心悸健忘,口渴多汗,食少无力,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、虚脱。大补元气,固脱生津,安神。治劳伤虚损,食少,倦怠,反胃吐食,大便滑泄,虚咳喘促,自汗暴脱,惊悸,健忘,眩晕头痛,阳痿,尿频,消渴,妇女崩漏,小儿慢惊,及久虚不复,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
-
治病配方:
- 治脾虚,食欲不振: 炙甘草,人参,白术,茯苓各 9 克,研为细末,水煎服
- 治肺瘘: 炙甘草 12 克,干姜 6 克, 水煎服, 若胃寒明显者,加附子,肉桂,温暖阳气;若呕吐者,加半夏,陈皮,降逆止呕;
- 养生药膳
- 人参茶: 人参 3 克, 用开水冲泡当茶饮, 药味消失后,把人参渣嚼食. 能益智安神
-
人参莲子汤: 人参 3 克, 莲子 20 克,冰糖 10 克,把人参,莲子,冰糖放入锅中,加适量清水,炖一两个小时即可,能培元益气;
-
服用人参后不宜饮茶
2.西洋参
- 别名: 洋参,西参 , 花旗参、广东人参
- 性味归经: 甘微苦,凉。入心、肺、肾三经, 脾经
- 用法用量: 一般
3~10克,可煎兑入汤剂,片剂,研粉服 - 适用体质: 阴虚,气虚体质
-
禁忌: 胃有寒湿者忌服, 西洋参不能与藜芦,白萝卜同用,忌铁器和火炒,忌喝茶,最好不要喝咖啡
-
主治: 益肺阴,清虚火,生津止渴。治肺虚久嗽,失血,咽干口渴,虚热烦倦。
- 治病配方:
- 治阴虚火旺型失眠: 西洋参,合欢皮各 5 克,远志 3 克,大枣 10 枚,水煎 去渣,早晚分服;
-
治脾胃阴虚型胃炎: 西洋参 6 克,银耳,冰糖各 15 克, 小火浓煎,取汁当茶饮
-
养生药膳:
- 西洋参麦冬粥: 西洋参 10 克,麦冬 12 克,大米 50 克,加适量水,共煮粥,适用于心悸易惊,心烦失眠,口干微热,五心烦热,盗汗等;
- 西洋参桂圆大枣茶: 西洋参 6 克, 桂圆肉 5 克,大枣 10 枚,红糖适量, 将三味中药水煎两次,每次 40 分钟,合并药汁后加入红糖,分早晚服,常服可补气养血
- 西洋参可显著增食增肥
3.党参
- 别名: 防风党参、黄参、防党参、上党参、狮头参、中灵草、黄党
- 性味归经: 甘,平 ,入肺,脾经
- 用法用量: 一般9-30 克,煎服,泡茶均可;
- 适用体质: 气虚体质
- 禁忌: 气滞,怒火盛者忌服
- 主治: 和胃生津,祛痰止咳。用于脾虚食少便溏,四肢无力,心悸,气短,口干,自汗,脱肛,阴挺,慢性贫血,妇女血崩,胎产
- 治病配方:
- 清肺金,补元气,助筋力: 党参 500 克,沙参 250 克, 桂圆肉 200 克,水煎浓汁,滴水成珠即可,每次服用一酒杯,开水冲服,
-
治泻痢和产后气虚脱肛: 党参,怀山药各 10 克,炙黄芪,白术,肉豆蔻,茯苓各 8 克,炙升麻 3 克,炙甘草 3.5 克,加适量生姜,水煎服;
-
养生药膳:
-
党参黄芪茶: 党参,炙黄芪 各 10 克,白术 5 克,大枣 5 枚, 水煎当茶饮,经常服用,能增强免疫力;
-
党参山药粥: 党参 10 克,山药,薏苡仁各 30 克,大枣 10 枚,大米 50 克,煮粥食用,能健脾益气;
4.太子参
- 别名: 孩儿参、童参、双批七、四叶参、米参
- 性味归经: 味甘、微苦;性平。 归心,脾、肺经。
- 用法用量: 一般用量
6.5 克~ 12.5克,煎服; - 适用体质: 气虚,阴虚体质;
-
禁忌: 表实邪盛者不宜用太子参,太子参不宜与藜芦同服;
-
主治: 益气健脾,生津润肺。用于脾虚体倦,食欲不振,病后虚弱,气阴不足,自汗口渴,肺燥干咳。
- 治病配方:
- 治慢性支气管炎: 苏叶,苏梗各 100 克,太子参 80 克,装入纱布袋中,每包 10 克,每次 1 包,开水冲,闷 15分钟,去渣,加蜂蜜 20 毫升,当茶饮,早晚各 1 包
-
治劳力损伤,精疲乏力,食少纳呆: 太子参 15 克,黄酒,红酒各适量,太子参放入碗中,加黄酒红酒适量, 隔水蒸汁,每天 3 次, 口服,每天一剂
-
养生药膳:
- 太子参黄芪茶: 太子参 10 克,黄芪 15 克,大枣 7枚,将以上中药加适量水煮 30 分钟,可每天空腹服 2~3 次,亦可代茶给孩子喝,这款茶能补肺健脾,适合反复感冒的孩子
- 太子参老母鸡汤: 太子参 8 克,老母鸡 一只,加水放入锅中炖 2 小时,加调味料即可,能调养产后虚弱;
5.黄芪
- 别名: 棉芪,黄耆,独椹,蜀脂,百本,百药棉,黄参,血参,人衔等
- 性味归经: 甘,微温。归肺、脾、肝、肾经
- 用法用量: 一般
9~30克,含服即可 - 适用体质: 气虚体质
-
禁忌: 实证阴虚阳盛者忌服, 黄芪不与龟甲,防风同服
-
主治:
- 生黄芪: 气血虚弱、自汗、久泻脱肛、子宫脱垂、肾炎浮肿、蛋白尿、糖尿病、慢性溃疡等症
-
炙黄芪: 益气补中。用于气虚乏力,食少便溏,脾虚泄泻,气衰血虚。一般与党参等合并使用,主要用于补气之用
-
治病配方:
- 治气虚里寒,腹中拘急疼痛: 黄芪,白芍各 15 克,大枣 10 枚,桂枝,生姜,甘草各 10 克,饴糖 50 克,六位中药水煎,取汁,入饴糖待溶化后服用
-
治气虚血滞,半身不遂: 黄芪 30 克,赤芍,桂枝各 15 克,生姜 10 克,大枣 10 枚, 水煎,去渣,不拘时服,
-
养生药膳:
- 黄芪茶: 黄芪 20 克, 水煎代茶服用,可治身体困倦无力,气短,易体乏倦怠者多喝可精力倍增;
- 黄芪粥: 黄芪 50 克,大米 50 克,水煎黄芪, 去渣取汁,大米淘净,放入药汁中煮粥,汤稠时加红糖少许食用,能补气升阳
6.白术
- 别名: 桴蓟,于术,冬白术,淅术,杨桴,吴术,山蓟、杨枹蓟、山芥
- 性味归经: 味苦,甘,性温。归脾、胃经
- 用法用量: 一般
6~12克,通便时可用 60 克 - 适用体质: 气虚体质
-
禁忌: 阴虚烦渴,气滞胀闷者忌服, 不宜与 桃,李,大白菜,雀肉,青鱼同食
-
主治: 健脾益气,燥湿利水,止汗,安胎。用于脾虚食少,腹胀泄泻,痰饮眩悸,水肿,自汗,胎动不安。土白术健脾,和胃,安胎。用于脾虚食少,泄泻便溏,胎动不安。生白术燥湿利水,炒白术补气健脾
- 治病配方:
- 治呕吐酸水: 白术,茯苓,厚朴 各 2.5 克,陈皮,人参各 1.8 克,荜苃,吴茱萸各 1.2 克,槟榔,大黄各 3 克,水煎,分两次服用,
-
治寒湿相搏,吐泻腹痛: 白术,茯苓,陈皮,泽泻,各 1.5 克,干姜,官桂,藿香,缩砂仁各 0.3 克,甘草 30 克,将九味中药研成细末,温汤送服
-
养生药膳:
- 白术黄芪猪骨汤: 白术,黄芪各 15 克,丁香 1 克,猪骨 500 克,醋少许,调料适量,煲汤食用,预防骨质疏松
7.山药
- 别名: 怀山药、山蓣、麻山药、薯蓣。
- 性味归经: 甘、平、无毒。归脾、肺、肾经。
- 用法用量: 一般
15~30克 - 适用体质: 气虚,湿热体质
-
禁忌: 有实邪者忌服, 不能与甘遂配伍
-
主治: 补虚、除寒热邪气、补中益气力、长肌肉、久服耳目聪明,助五脏、活筋骨、长志安神、主治泄精健忘,益肾气、健脾胃、止泻痢、化瘫涎、润毛皮,
- 治病配方:
- 治脾胃虚弱,不思进食:山药,白术各 50 克,人参 1.5 克,将中药研末,煮白面糊为丸,如红小豆大,每服 30 丸,饭前用米汤送服
-
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:鲜山药 60 克,决明子 15 克,鲜荷叶 30 克,将鲜荷叶放入纱布袋,与决明子水煮 15 分钟,再放入山药,小火煮 10 分钟,取汁,分早晚服用
-
养生药膳:
- 山药茶:干山药 50 克,红茶 5 克,水煎当茶饮,有健脾益胃的作用;
- 山药猪肝汤: 鲜山药,猪肝各 100 克,当归 10 克,大枣 10 枚,山药,猪肝切成块,加入当归,大枣,和适量水,炖煮 1 小时,加入调料,吃肝和山药,喝汤,能益气养血
8.白扁豆
- 别名: 藊豆、白藊豆、南扁豆,眉豆,茶豆,树豆,小刀豆
- 性味归经: 甘,微温。归脾、胃经
- 用法用量: 一般
10~15克,煎服; - 适用体质: 气虚,湿热,特禀体质;
-
禁忌: 寒热病者忌食白扁豆
-
主治: 健脾化湿,和中消暑。用于脾胃虚弱,食欲不振,大便溏泻,白带过多,暑湿吐泻,胸闷腹胀。炒白扁豆健脾化湿。用于脾虚泄泻,白带过多。
- 治病配方:
- 治夏月乘凉饮冷 感寒伤湿:白扁豆,厚朴各 250 克,香薷 500 克,每次 9 克,水煎服,连吃两副,随病不时服;
-
治老人脾虚泄泻:白扁豆 30 克,生晒参,石榴皮各 10 克,水煎服,每日一剂,每剂药煎两次,上下午各服一次;
-
养生药膳:
- 白扁豆红糖饮:白扁豆 30 克,用水煮熟,加入红糖调味即可,能治暑湿吐泻;
- 白扁豆香薷茶:白扁豆炒黄捣碎,香薷,厚朴剪碎,放入杯中,开水冲泡,盖严盖泡一小时,代茶频饮,清暑祛湿;
9.甘草
- 别名: 甜草根、红甘草、粉甘草、乌拉尔甘草
- 性味归经: 性平,味甘 微苦,归 心 肺 脾胃经;
- 用法用量:
1.5 ~9克,煎服 - 适用体质: 气虚,特禀体质
-
禁忌: 腹胀者忌服,不与大戟,海藻同服
-
主治: 润肺解毒,调和诸药,生甘草治咽喉肿痛,消化道溃疡,解药毒和食物中毒,炙甘草主治脾胃功能衰退,大便溏薄,乏力发热以及咳嗽,心悸;
- 治病配方:
- 治脾虚,食欲不振:炙甘草,人参,白术,茯苓 各 9 克,研为细末,每次取 15 克,水煎服
-
治肺痿: 炙甘草 12 克,干姜 6 克,水煎,去渣,温服;若胃寒明显者,加附子,肉桂,以温暖阳气,若呕吐者,加陈皮,半夏,以降逆止呕;
-
养生药膳:
- 甘草茶: 甘草 10克,开水冲泡饮用,可治咽炎
- 甘草三花粥: 甘草,红花,玫瑰花,金银花 水煎取汁,与大米一起煮粥,能消食化痰,清心明目
10.大枣
- 别名: 干枣、美枣,良枣(《别录》),红枣
- 性味归经: 性温,味甘,归脾胃经;
- 用法用量: 劈破煎服,6-15克;生吃,泡茶均可;
- 适用体质: 气虚,血虚体质
-
禁忌: 有湿痰,齿病,虫病者不宜吃,吃大枣不与虾皮,葱,鳝鱼,动物肝脏,黄瓜,白萝卜
-
主治: 补脾和胃,益气生津,调营卫,解药毒。治胃虚食少,脾弱便溏,气血津液不足,营卫不和,心悸怔忡。妇人赃躁。
- 治病配方:
- 治脏燥,心烦不安,失眠: 甘草 9克,小麦 15 克,大枣 10 枚,水煎,去渣,分三次温服
-
治风寒型咳嗽: 大枣 6 枚,红糖 30 克,生姜 15 克,用清水煎煮后当茶饮,每日一次;
-
养生药膳:
- 大枣小麦茶:大枣 5 枚,小麦 30 克,甘草,绿茶 各 6 克,甘草和小麦研成粗末,加入大枣,放入保温杯中,冲入开水,盖好盖闷 10-15 分钟,不拘时服用,睡前 一小时服用,可治失眠
- 大枣桑葚饮:大枣10枚,桑葚 30 克,白糖适量,加清水适量小火煮烂,当茶服用,可治神经衰弱
11.刺五加
- 别名: 刺拐棒、坎拐棒子、一百针、老虎潦
- 性味归经: 性温,味辛,苦,微甘,入肝肾经
- 用法用量: 煎服 9-27克
- 适用体质: 气虚,血虚体质;
-
禁忌: 阴虚火旺者慎服
-
主治: 祛风湿,强筋骨,活血脉,主要缓解风寒湿痹、腰膝脚酸痛、壮骨筋骨。对小儿脚痿行迟、体虚赢弱、跌打损伤、外伤骨折等症状都有一定的治疗功效。
- 治病配方:
-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: 刺五加,甘草各 10 克,白芍 30 克,水煎当茶饮,有祛风除湿,养血止痛的功效
-
治阴虚火旺型失眠: 刺五加 15 克,五味子 6 克,,放入茶杯中冲开水,闷 15 分钟即可,当茶饮,每日 一剂,可加糖调味
-
养生药膳:
- 刺五加香薷饮: 刺五加,香薷各
10~15克, 煎服,每日两次,连用 10 天,能降血脂; - 刺五加粉: 刺五加打成粉,每服 3 克,连用 10 日,有良好的补肾壮腰作用;
12.红景天
- 别名: 蔷薇红景天,扫罗玛布尔(藏名)
- 性味归经: 寒、甘、涩,归脾 肺经
- 用法用量: 煎服 6-12 克,泡茶亦可
- 适用体质: 气虚,血瘀体质
-
禁忌: 发热,咳嗽患者禁用
-
主治: 有补气清肺、益智养心、收涩止血、散瘀消肿的功效。主治气虚体弱、病后畏寒、气短乏力、肺热咳嗽、咯血、白带腹泻、跌打损伤等。
- 治病配方:
- 治肺结核: 红景天适量研成细末,分次内服,每次6 克,
-
治低血压: 红景天 10 克,水煎,分次温服
-
养生药膳:
- 红景天茶: 红景天适量,开水冲泡,闷 10 分钟,可加红糖和蜂蜜,能健脾益气
- 红景天粥: 红景天 6 克,大米 50 克,红景天水煎取汁,再加大米煮粥,食用前加适量白糖调味,养生,抗老防衰,
13.蜂蜜
- 别名: 蜂糖、白蜜、食蜜、百花精等
- 性味归经: 性平,味甘,归肺,脾,大肠经
- 用法用量: 煎服或冲服, 10-30 克,大剂量可 30-60 克
- 适用体质: 气虚,气郁体质
-
禁忌: 痰湿内蕴、中满痞胀及大便不实者禁服。不到一周岁的婴幼儿禁服
-
主治: 调补脾胃;缓急止痛;润肺止咳;润肠通便;润肤生肌;解毒。主脘腹虚痛;肺燥咳嗽;肠燥便秘;目赤;口疮;溃疡不敛;风疹瘙痒;水火烫伤;手足皲裂。
- 治病配方:
- 治肝肾阴虚型慢性肝炎: 蜂蜜 500 克,大枣 5 枚, 枸杞子 50 克,将大枣和枸杞子洗净,加适量清水,煎煮烂熟,捣烂成糊,加入蜂蜜搅拌,再烧开 4-5 分钟,冷却后放入瓶中,每日不拘时服;
-
养生药膳:
- 蜂蜜柚子茶: 将柚子皮切丝,柚子肉搅拌机搅碎,加清水,冰糖适量,小火煮至粘稠,放凉,加蜂蜜适量,密闭冷藏 3 天,食用时温水冲泡,有美容通便作用
- 蜂蜜百合饮: 蜂蜜 15 克,鲜百合 50 克,搅匀,蒸熟,睡前服用,可用温水冲服,经常食用,可改善睡眠
模板
- 别名:
- 性味归经:
- 用法用量: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
-
主治: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 - -
参考
- 400 种中药养生手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