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.清虚热药
149.青蒿(hao)
- 别名: 苦蒿、臭青蒿、香青蒿、细叶蒿
- 性味归经: 味苦、辛,性寒。归肝、胆经。
- 用法用量:6~12g,后下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
-
主治: 清虚热,除骨蒸,解暑热,截疟,退黄。用于温邪伤阴,夜热早凉,阴虚发热,骨蒸劳热,暑邪发热,疟疾寒热,湿热黄疸等病症的治疗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 - -
150.白薇
- 别名: 白龙须,白马薇,白马尾,白幕,半拉瓢,翅果白薇,春草,大白薇
- 性味归经: 苦咸,寒。入肺、胃、肾经。
- 用法用量: 煎汤,7.5~15克;或入丸、散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 恶黄芪、大黄、大戟、干姜、干漆、大枣、山茱萸,白薇素有较强的强心作用,内服过量,已引起强心苷样中毒反应,中毒量为30~45g,可出现心悸、恶心、呕吐、头晕、头痛、腹泻、流涎等中毒症状
-
主治: 清热凉血,利尿通淋,解毒疗疮。用于温邪伤营发热,阴虚发热,骨蒸劳热,产后血虚发热,热淋,血淋,痈疽肿毒。刀伤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 - -
151.地骨皮
- 别名: 枸杞皮
- 性味归经: 甘,寒。味苦, 无毒 入肺、肝、肾经。
- 用法用量: 内服:煎汤,3~6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煎水含漱、淋洗,研末撒或调敷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 脾胃虚寒者忌服。
-
主治: 清热,凉血。治虚劳潮热盗汗,肺热咳喘,吐血,衄血,血淋,消渴,高血压,痈肿,恶疮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 - -
152.银柴胡
- 别名: 银胡,山菜根,山马踏菜根,牛肚根,沙参儿,白根子,土参
- 性味归经: 甘,微寒,无毒。入肝、胃经。
- 用法用量: 内服:煎汤,1~3钱;或入丸、散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 外感风寒及血虚无热者忌服。
-
主治: 清热凉血。治虚劳骨蒸,阴虚久疟,小儿疳热羸瘦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 - -
153.胡黄连
- 别名: 割孤露泽,胡连。
- 性味归经: 苦,寒。入肝、胃、大肠经。
- 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0.5~1.5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调敷或浸汁点眼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 脾胃虚弱者慎服。
-
主治: 清热,凉血,燥湿。治疳疾,惊痫,泻痢,劳热骨蒸,自汗,盗汗,吐血,衄血,火眼,痔瘘,疮疡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 - -
模板
- 别名:
- 性味归经:
- 用法用量: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
-
主治: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 -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