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利尿退黄药(5种)

219.茵陈

  • 别名: 绵茵陈、茵陈蒿、白蒿
  • 性味归经: 味苦、辛,性微寒。归脾、胃、肝、胆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6~15g。外用适量,煎汤熏洗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蓄血发黄者及血虚萎黄者慎用。

  • 主治: 有清利湿热,利胆退黄的功效。用于黄疸尿少,湿温暑湿,湿疮瘙痒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  • 养生药膳:

220.金钱草

  • 别名: 大金钱草、对座草、路边黄、遍地黄、铜钱草、一串钱
  • 性味归经: 味甘、咸,性微寒。归肝、胆、肾、膀胱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15~60g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

  • 主治: 利湿退黄,利尿通淋,解毒消肿。用于湿热黄疸,胆胀胁痛,石淋,热淋,小便涩痛,痈肿疔疮,蛇虫咬伤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  • 养生药膳:

221.虎杖

  • 别名: 花斑竹、酸筒杆、酸汤梗、斑杖根、黄地榆
  • 性味归经: 味微苦,性微寒。归肝、胆、肺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9~15g。外用适量,制成煎液或油膏涂敷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孕妇慎用。

  • 主治: 利湿退黄,清热解毒,散瘀止痛,止咳化痰。用于湿热黄疸,淋浊,带下,风湿痹痛,痈肿疮毒,水火烫伤,经闭,症瘕,趺打损伤,肺热咳嗽

  • 治病配方:
  • 养生药膳:

222.鸡骨草

  • 别名: 黄头草、黄仔强、大黄草、猪腰草
  • 性味归经: 味甘、微苦,性凉。归肝、胃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本品种子有毒,不能直接入药,用时必须把豆荚全部摘除干净。

  • 主治: 利湿退黄,清热解毒,疏肝止痛。湿热黄疽,胁肋不舒,胃脘胀痛,乳痈肿痛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
  • 养生药膳:

223.垂盆草

  • 别名: 狗牙草、瓜子草、石指甲、狗牙瓣
  • 性味归经: 味甘、淡,性凉。归肝、胆、小肠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15~30g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脾胃虚寒者慎服。

  • 主治: 利湿退黄,清热解毒。用于湿热黄疸,小便不利,痈肿疮疡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  • 养生药膳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