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1.温里药(11种)

224.附子

  • 别名: 附片、盐附子、黑顺片
  • 性味归经: 味辛、甘,性大热。归心、肾、脾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3~15g,先煎,久煎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孕妇慎用,不宜与半夏、瓜蒌、瓜萎子、瓜蒌皮、天花粉、川贝母、浙贝母、平贝母、伊贝母、湖北贝母、白蔹、白及同用。

  • 主治: 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。用于亡阳虚脱,肢冷脉微,心阳不足,胸痹心痛,虚寒吐泻,脘腹冷痛,肾阳虚衰,阳痿宫冷,阴寒水肿,阳虚外感,寒湿痹痛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  • 养生药膳:

225.干姜

  • 别名: 白姜、均姜、干生姜
  • 性味归经: 味辛,性热。归脾、胃、肾、心、肺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3~l0g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阴虚内热,血热妄行者忌服。

  • 主治: 温中散寒,回阳通脉,温肺化饮。用于脘腹冷痛,呕吐泄泻,肢冷脉微,寒饮喘咳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  • 养生药膳:

226.肉桂

  • 别名: 牡桂、紫桂、大桂
  • 性味归经: 味辛、甘,性大热。归肾、脾、心、肝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1~5g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慎用,不宜与赤石脂同用。

  • 主治: 有补火助阳,引火归元,散寒止痛,温通经脉的功效。用于阳痿宫冷,腰膝冷痛,肾虚作喘,虚阳上浮,眩晕目赤,心腹冷痛,虚寒吐泻,寒疝腹痛,痛经经闭

  • 治病配方:
  • 养生药膳:

227.丁香

  • 别名: 公丁香 、丁子香
  • 性味归经: 味辛,性温。归脾、胃、肺、肾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1~3g,内服或研末外敷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不宜与郁金同用。

  • 主治: 有温中降逆,补肾助阳的功效。用于脾胃虚寒,呃逆呕吐,食少吐泻,心腹冷痛,肾虚阳痿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  • 养生药膳:

228.小茴香

  • 别名: 谷茴香、谷茴、蘹香
  • 性味归经: 味辛,性温。归肝、肾、脾、胃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3~6g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阴虚火旺者慎用。

  • 主治: 小茴香有散寒止痛,理气和胃的功效。盐小茴香有暖肾散寒止痛的功效。小茴香用于寒疝腹痛,睾丸偏坠,痛经,少腹冷痛,脘腹胀痛,食少吐泻。盐小茴香用于寒疝腹痛,睾丸偏坠,经寒腹痛

  • 治病配方:
  • 养生药膳:

229.高良姜

  • 别名: 风姜、小良姜、膏凉姜
  • 性味归经: 味辛,性热。归脾、胃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3~6g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体虚者不宜单用。

  • 主治: 温胃止呕,散寒止痛。用于脘腹冷痛,胃寒呕吐,嗳气吞酸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  • 养生药膳:

230.吴茱萸

  • 别名: 茶辣、辣子、臭辣子
  • 性味归经: 味辛、苦,性热。归肝、脾、胃、肾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2~5g。外用适量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本品辛热燥烈,易耗津气动火,故不宜多用、久服。阴虚有热者忌用。孕妇慎用。

  • 主治: 有散寒止痛,降逆止呕,助阳止泻的功效。用于厥阴头痛,寒疝腹痛,寒湿脚气,经行腹痛,脘腹胀痛,呕吐吞酸,五更泄泻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  • 养生药膳:

231.花椒

  • 别名: 香椒、大花椒、椒目
  • 性味归经: 味辛,性温。归脾、胃、肾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3~6g。外用适量,煎汤熏洗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阴虚火旺者忌服。孕妇慎服。

  • 主治: 温中止痛,杀虫止痒。用于脘腹冷痛,呕吐泄泻,虫积腹痛;外用:湿疹,阴痒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  • 养生药膳:

232.胡椒

  • 别名: 白胡椒、黑胡椒
  • 性味归经: 味辛,性热。归胃、大肠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0.6~1.5g,研粉吞服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阴虚及有火者忌用。

  • 主治: 温中散寒,下气,消痰。腹痛泄泻,食欲不振,癫痫痰多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  • 养生药膳:

233.山奈

  • 别名: 沙姜、三奈、三奈子、三赖、山辣
  • 性味归经: 辛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5—10克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

  • 主治: 温中化湿,行气止痛。用于胸腹冷痛,寒湿吐泻,骨鲠喉,牙痛,跌打肿痛等

  • 治病配方:
  • 养生药膳:

234.荜澄茄

  • 别名: 澄茄、毗陵茄子、毕澄茄
  • 性味归经: 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肾、膀胱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煎服,1~3g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阴虚火旺之人忌食;干燥综合征,结核病,糖尿病者忌食。

  • 主治: 温中散寒,行气止痛。用于胃寒呕逆,脘腹冷痛,寒疝腹痛,寒湿郁滞,小便浑浊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  • 养生药膳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