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理气药(19种).md
235.柿蒂
- 别名: 柿钱、柿丁、柿子把
- 性味归经: 苦、涩,平。归胃经。
- 用法用量: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
-
主治: 降逆止呃。用于呃逆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236.青皮
- 别名: 四花青皮、个青皮、青皮子
- 性味归经: 味苦、辛,性温。归肝、胆、胃经。
- 用法用量: 3~l0g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
-
主治: 有疏肝破气,消积化滞的功效。用于胸胁胀痛,疝气疼痛,乳癖,乳痈,食积气滞,脘腹胀痛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237.枳实
- 别名: 鹅眼枳实
- 性味归经: 苦、辛、酸,微寒。归脾、胃经。
- 用法用量: 3~10g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 孕妇慎用。
-
主治: 破气消积,化痰散痞。用于积滞内停,痞满胀痛,泻痢后重,大便不通,痰滞气阻,胸痹,结胸,脏器下垂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238.乌药
- 别名: 矮樟、香桂樟、铜钱柴
- 性味归经: 辛,温。归肺、脾、肾、膀胱经。
- 用法用量: 6~l0g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 气血虚而内热者,虽有气滞,亦当慎用。
-
主治: 行气止痛,温肾散寒。用于寒凝气滞,胸腹胀痛,气逆喘急,膀胱虚冷,遗尿尿频,疝气疼痛,经寒腹痛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239.檀香
- 别名: 白檀、白檀木、旃檀
- 性味归经: 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心、肺经。
- 用法用量: 2~5g,宜后下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 阴虚火旺者慎用。
-
主治: 行气温中,开胃止痛。用于寒凝气滞,胸膈不舒,胸痹心痛,脘腹疼痛,呕吐食少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240.川楝子
- 别名: 金铃子、川楝实、楝实
- 性味归经: 苦,寒。归肝、小肠、膀胱经。
- 用法用量: 5~10g。外用适量,研末调涂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 本品有小毒,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。又因性寒,脾胃虚寒者慎用。
-
主治: 疏肝泄热,行气止痛,杀虫。用于肝郁化火,胸胁、脘腹胀痛,疝气疼痛,虫积腹痛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241.香附
- 别名: 莎草、香附子、雷公头
- 性味归经: 辛、微苦、微甘,平。归肝、脾、三焦经。
- 用法用量: 6~10g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
-
主治: 疏肝解郁,理气宽中,调经止痛。用于肝郁气滞,胸胁胀痛,疝气疼痛,乳房胀痛,脾胃气滞,脘腹痞闷,胀满疼痛,月经不调,经闭痛经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242.荔枝核
- 别名: 荔仁、枝核、大荔核
- 性味归经: 甘、微苦,温。归肝、肾经。
- 用法用量: 5~10g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 无寒湿滞气者勿服生。
-
主治: 行气散结,祛寒止痛。用于寒疝腹痛,睾丸肿痛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243.佛手
- 别名: 佛手柑、手柑
- 性味归经: 味辛、苦、酸,性温。归肝、脾、胃、肺经。
- 用法用量: 3~l0g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
-
主治: 有疏肝理气,和胄止痛,燥湿化痰的功效。用于肝胃气滞,胸胁胀痛,胃脘痞满,食少呕吐,咳嗽痰多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244.香橼
- 别名: 枸橼、钩缘干、香泡树
- 性味归经: 辛、苦、酸,温。归肝、脾、肺经。
- 用法用量: 3~10g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 阴虚血燥及孕妇气虚者慎服。
-
主治: 疏肝理气,宽中,化痰。用于肝胃气滞,胸胁胀痛,脘腹痞满,呕吐噫气,痰多咳嗽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245.玫瑰花
- 别名: 徘徊花(《群芳诺》),笔头花、湖花(《浙江中药手册》),刺玫花(《河北药材》)
- 性味归经: 甘微苦,温.入肝、脾二经。
- 用法用量: 内服:煎汤,1~2钱;浸酒或熬膏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 阴虚火旺慎服。
-
主治: 理气解郁,和血散瘀。治肝胃气痛,新久风痹,吐血咯血,月经不调,赤白带下,痢疾,乳痈,肿毒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246.绿萼梅
- 别名: 绿梅花
- 性味归经: 酸、涩,平。归肝、胃、肺经。
- 用法用量: 煎服,3~6g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
-
主治: 平肝和胃、调畅气机。用于胸胁胀痛,胃痛,消化不良,神经衰弱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247.薤(xie)白
- 别名: 野薤、野葱、薤白头
- 性味归经: 辛、苦,温。归心、肺、胃、大肠经。
- 用法用量:5~10g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 气虚胃弱者慎用。
-
主治: 通阳散结,行气导滞。用于胸痹心痛,脘腹痞满胀痛,泻痢后重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248.大腹皮
- 别名: 槟榔皮、大腹毛、茯毛
- 性味归经: 味辛,性微温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小肠经。
- 用法用量: 5~l0g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 气虚体弱者慎用。
-
主治: 行气宽中,行水消肿。用于湿阻气滞,脘腹胀闷,大便不爽,水肿胀满,脚气浮肿,小便不利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249.甘松
- 别名: 甘松香、香松、甘香松
- 性味归经: 味辛、甘,性温。归脾、胃经。
- 用法用量: 煎服,3~6g。外用适量,泡汤漱口或煎汤洗脚或研末敷患处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 气虚血热者忌服。
-
主治: 理气止痛,开郁醒脾,外用祛湿消肿。用于脘腹胀满,食欲不振,呕吐;外用治牙痛,脚气肿毒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250.九香虫
- 别名: 半翅目,异翅亚目,蝽科的瓜黑蝽
- 性味归经: 咸,温。归肝、脾、肾经。
- 用法用量: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 阴虚阳亢者慎服。
-
主治: 理气止痛,温中助阳。用于胃寒胀痛,肝胃气痛,肾虚阳痿,腰膝酸痛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251.刀豆
- 别名: 挟剑豆、野刀板藤、葛豆
- 性味归经: 甘,温。归胃、肾经。
- 用法用量: 6~9g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 胃热患者禁服。
-
主治: 温中,下气,止呃。用于虚寒呃逆,呕吐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252.陈皮
- 别名: 橘皮
- 性味归经: 味苦、辛,性温。归肺、脾经。
- 用法用量:3~l0g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
-
主治: 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。用于脘腹胀满,食少吐泻,咳嗽痰多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253.橘络
- 别名: 橘丝、橘筋、橘瓤上筋膜
- 性味归经: 味苦、甘,性平。脾、肺经。
- 用法用量: 3~5g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
-
主治: 通络,化痰止咳。用于咳嗽痰多,胸胁作痛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模板
- 别名:
- 性味归经:
- 用法用量: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
-
主治: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 -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