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止咳平喘药(11种)
331.苦杏仁
- 别名: 杏仁
- 性味归经: 性温,味苦;有小毒。归肺、大肠经。
- 用法用量: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
-
主治: 降气止咳平喘,润肠通便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332.紫苏子
- 别名: 苏子、黑苏子、铁苏子、任子
- 性味归经: 味辛,性温。归肺、大肠经。
- 用法用量: 内服:煎汤,5-10g;或入丸、散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 肺虚咳喘,脾虚便溏者禁服。
-
主治: 降气,消痰,平喘,润肠。痰壅气逆,咳嗽气喘,肠燥便秘。
-
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333.紫苑
- 别名: 青苑、紫倩、小辫、返魂草、山白菜
- 性味归经: 苦,温。
- 用法用量: 内服:煎汤,0.5~3钱;或入丸、散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 :紫菀皂甙有溶血作用,制剂不宜静脉注射。
-
主治: 温肺,下气,消痰,止咳。治风寒咳嗽气喘,虚劳咳吐脓血,喉痹,小便不利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334.百部
- 别名: 百条根、百部草、闹虱药、药虱药
- 性味归经: 味甘、苦,性微温。归肺经。
- 用法用量: 3~9g。外用适量,水煎或酒浸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
-
主治: 润肺下气止咳,杀虫灭虱。用于新久咳嗽,肺痨咳嗽,顿咳;外用于头虱,体虱,蛲虫病,阴痒。蜜百部润肺止咳。用于阴虚劳嗽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335.款冬花
- 别名: 冬花、款花、看灯花、艾冬花、九九花
- 性味归经: 味辛、微甘,性温。归肺经。
- 用法用量: 内服:煎汤,3-10g;或熬膏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 阴虚者慎用。恶皂荚、消石、玄参,畏贝母、辛夷、麻黄、黄耆、黄芩、黄连、青葙
-
主治: 润肺下气,化痰止咳。新久咳嗽,气喘,劳嗽咳血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336.枇杷叶
- 别名: 巴叶、芦桔叶《中药材手册》
- 性味归经: 味苦、微辛,性微寒。入肺、胃经。
- 用法用量: 内服:煎汤,9-15g,大剂量可用至30g,鲜品15-30g;或熬膏,或入丸、散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 入汤剂,需包煎。胃寒呕吐及风寒咳嗽证禁服。
-
主治: 清肺止咳,和胃降逆,止渴。肺热痰嗽,阴虚劳嗽,咳血,衄血,吐血,胃热呕哕,妊娠恶阻,小儿吐乳,消渴及肺风面疮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337.桑白皮
- 别名: 桑根白皮、白桑皮、桑皮、桑根皮
- 性味归经: 味甘、辛,性寒。归肺、脾经。
- 用法用量: 内服:煎汤,9-15g;或入散剂。外用:适量,捣汁涂或煎水洗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 肺寒无火及风寒咳嗽者禁服。
-
主治: 泻肺平喘,利水消肿。用于肺热喘咳痰,水饮停肺,胀满喘急,水肿,脚气,小便不利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338.葶苈子
- 别名: 大適、大室(《本经》),丁历(《别录》
- 性味归经: 味辛、苦,性寒。入肺、膀胱、大肠经。
- 用法用量: 内服:煎汤,3~9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或研末调敷。利水消肿宜生用;治痰饮喘咳宜炒用;肺虚痰阻喘咳宜蜜炙用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 肺虚喘咳,脾虚肿满者慎服,不宜久服。
-
主治: 泻肺降气,祛痰平喘,利水消肿,泄热逐邪。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,肺痈,水肿,胸腹积水,小便不利,慢性肺源性心脏病,心力衰竭之喘肿。亦治痈疽恶疮,瘰疬结核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339.白果
- 别名: 灵眼(《太仓州志》),佛指甲(《浙江通志》),佛指柑(《一握坤舆》)
- 性味归经: 甘苦涩,平,有毒。入肺、肾经。
- 用法用量: 内服:煎汤,1.5~3钱;捣汁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捣敷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 有实邪者忌服。①《日用本草》:多食壅气动风。小儿多食昏霍,发惊引疳。同鳗鲡鱼食患软风。②《纲目》:多食令人胪胀。
-
主治: 敛肺气,定喘嗽,止带浊,缩小便。治哮喘,痰嗽,白带,白浊,遗精,淋病,小便频数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340.罗汉果
- 别名: 汗果、假苦瓜
- 性味归经: 味甘,性凉。归肺、大肠经。
- 用法用量: 9~15g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 脾胃虚寒者忌服。
-
主治: 清热润肺,利咽开音,滑肠通便。用于肺热燥咳,咽痛失音,肠燥便秘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
341.千日红
- 别名:
- 性味归经: 甘、微咸,平。肺、肝经。
- 用法用量: 内服:煎汤,花3~9g;全草15~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水洗。
- 适用体质:
-
禁忌:
-
主治: 止咳平喘,清肝明目,解毒。主咳嗽,哮喘,百日咳,小儿夜啼,目赤肿痛,肝热头晕,头痛,痢疾,疮疖。
- 治病配方:
-
养生药膳: